

本网讯 近日,党中央、 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也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
《规划》指出,我国城镇化建设将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 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规划》明确提出“三个1亿人”和两个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即:促进约1 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 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常住人口比重从52.6%到60%,城镇户籍人口比重从35.3%到45%。
《规划》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三大目标,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基础设施, 三是资源环境。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出城镇常住人口的保障房覆盖率由目前的12.5%提高到23%;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是:“到2020 年,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城,国家高速公路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民用航空网络不断扩展,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0%左右的人口。”除此之外,还有城市公共交通、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宽带接入等多项量化指标。而在资源环境方面,提出绿色建筑占新建筑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50%。
此外,《规划》还在完善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