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公司举办中交集团城乡水环境技术研发中心西南院分中心、中交集团市政工程BIM分中心(西南院)、城乡水务工程技术实验中心、绿色低碳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业化装配式研发中心等五个中心揭牌仪式。中国城乡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国丹,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蓝玉涛,投资部业务总监许爱华、科技信息部(城乡水环境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牛玉欣、办公室副主任方国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玉芳,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磊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胡国丹在致辞中对公司五个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城乡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引领市场开发的优势,以突破产业链高端领域的原创技术为目标,以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发展为己任,勇担打造水务领域创新联合体的重任,锻造了支撑国家战略和市场开发的坚实科技力量。西南院五个中心的成立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落实集团“三核五商”新中交战略,做大做强做优集团“大城市”业务,助力中国城乡建成国内领先的城乡产业投资运营集团,支撑西南院高质量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胡国丹强调,建设好五个中心意义重大,西南院要围绕中交集团“高质量发展深化年”和中国城乡“从有到优,进中做优”总体要求,以“高定位、高起点、高水平”为导向,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及行业发展,创新技术思维和模式思维,做好“水”“环境”“绿色”文章,为中交集团城乡水环境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贡献力量,为中交集团“大城市”业务领域高质量发展扛旗争先,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胡国丹对公司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提升平台运行实效。要整合优势资源,健全投入机制,形成“集团军”式科研攻关模式,做实研发平台并提升运行实效,将科研成果作为检验工作、价值创造的唯一标准。二要加强科研成果应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要发挥前端策划规划优势,主动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坚持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相结合,探索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和风险控制机制。三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筑牢科研发展之基。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专家、大师们高端智库的引领带动作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能、创造潜能。
肖玉芳在致辞中向胡国丹董事长一行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向为五个中心筹划、建设的科技工作者们表示亲切问候。她指出,公司五个科研平台的建立,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是公司贯彻落实中交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对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作用巨大、意义重大。她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面向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科技前沿,瞄准国际一流,强化前瞻布局,注重特色发展,引领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把五个中心打造成为科技产、学、研、用综合示范基地,城乡水务技术原创策源地,绿色低碳技术供给高地,数字化技术应用聚集地,以科研硕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为中国城乡建设国内领先的城乡产业投资运营集团添砖加瓦,为中交集团建设“三型”世界一流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国丹听取了公司2022年以来的改革发展成效和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的汇报,对公司给予成绩新、面貌新、搬新家“三新”的高度评价。他表示,成绩来之不易,更要认清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在困难挑战中抓机遇、育先机。胡国丹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中交集团“高质量发展深化年”和中国城乡“从有到有,进中做优”要求,对公司未来发展提出六点要求: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中找准机遇,谋划部署,提高发展效率。二是加强市场协同。发挥产业链前端优势,加强市场协同开发,重点关注重大项目资源统筹和落地。三是加强技术协同。与集团内兄弟单位深化战略合作,强化技术交流,打造利益共同体,构建城乡发展全产业链优势。四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和考核激励机制,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五是加强策划规划引领。推进“流域治理+城市综合开发”“产业+项目”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设计初期成本控制,牵引项目落地。六是下力气解决关键问题。在解决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上使命必达、担当作为。
公司专业总工程师及干部员工代表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