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第三届“金标杯”BIM/CIM应用成熟度优秀成果正式发布。公司申报的6个项目经过形式审查、网上初审、专家复审、现场答辩等层层角逐,从全国2000多个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这是公司在第三届“智建杯”BIM创新大赛、第四届“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荣获金奖后的又一殊荣!
一等奖-BIM技术在东西轴线工程中的应用 项目基于CIM平台,将大场景的GIS+小场景的BIM数据+IoT数据进行有机结合,统一管理,搭建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的BIM正向设计体系,完成了BIM+GIS、倾斜摄影、全息投影、3D打印的创新应用,形成了数据读入、智能设计、自动建模、动态更新、仿真分析、成果输出的数字化设计全流程服务,实现了BIM模型与倾斜摄影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进行了全项目的漫游,实现了工程信息的可视化运用和有效利用。 一等奖-BIM技术在谌家矶再生水厂的应用 谌家矶再生水厂是湖北省第一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总规模15万吨/天,采用AAO+MBR核心处理工艺,出水达地表IV类标准。由于其建设规模大、标准高,设计中的重难点尤为繁多和突出。因此BIM技术的应用凸显了巨大优势。 项目探索了在Autodesk Revit平台上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正向设计技术路径,使用revit对机房工艺管道进行分段预拼装,节约进场安装时间。对管径较大的工艺管道,尝试性的进行数字化放样,提高焊接进度和施工质量。使用移动端集成应用,结合云平台,动态接收现场信息,提高各部门沟通的时效性。BIM技术的应用让这座湖北省第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发挥出了最大的综合效益。 二等奖-BIM技术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中的创新应用 项目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国际科教城片区,采用地埋式污水厂的建设形式,地面为景观公园、配套用房及办公用房,总处理规模达到3万吨/天。 由于工期紧、要求高、参与方众多,这对项目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项目团队成员打破专业壁垒,共同协作,利用BIM正向设计技术搭建了智慧建造体系,通过规范标准、参数化设计、绿色分析、定制开发、VR漫游、正向出图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了项目模型构建与深化设计、项目目标与动态管理等,有效解决了多专业、多平台之间协同设计与管理问题,最大限度地节约了项目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提升了设计质量,充分彰显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二等奖-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天津之翼BIM技术应用 天津之翼位于天津海河柳林地区“设计之都”核心区,是国内悬挑跨度最大的园林构筑物,整体悬挑结构/轻盈生动,与天津之眼遥相呼应,构建了天津柳林地区城市“新名片”。 项目建设标准高、空间关系复杂,超大跨度钢结构、大面积三维曲面幕墙对设计提出了极高要求。项目团队成员利用BIM技术建模,通过参数化设计,辅助三维曲面金属幕墙方案比选;通过环境分析辅助优化建筑形体;利用PKPM+MIDAS模型结构计算,解决本项目/大跨度/结构难题;结合机电管综优化、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测、可视化交底等一系列数字化手段,实现了项目设计的提质增效,通过对天津之翼项目/各项BIM应用/进行分析,预测可节省工期48天,节约成本220万元。 此次获奖是行业对公司BIM技术在市政项目应用的充分肯定,充分彰显了公司成熟的BIM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实力。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发力、创优创效,继续深入推进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流程应用,推动公司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