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国城乡就2020-2021年度青年“五小”创新创效项目进行表彰。
其中,《长距离大口径输水管道附属设施井室优化设计研究》获银奖,《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生化池不断水改造的真空缺(厌)氧单元》、《一种适用于地埋污水厂前端的调流控流装置》获优秀奖。
《长距离大口径输水管道附属设施井室优化设计研究》项目由公司专业总工程师付忠志带领第三设计研究院李家岩项目组多人参与,主要成员平均年龄33岁。项目优化设计主要改进了传统整体包管式井室尺寸大、数量多、功能单一的缺点。本设计研究把关断、检修、进排气等功能集成于同一井室,巧妙利用双管大口径管道间的间距,以及同槽开挖施工的特点,进行紧凑型设计。合理布置大尺寸管件,既满足检修时管道功能需求,又减少井室工程量、占地,降低工程费用,并且在井室通风、设备吊装、人员巡检、安全运行等细节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优化设计研究针对国内外在长距离输水管线附属设施优化设计、紧凑布置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情况,以实际项目为基础,形成实用新型专利且可在今后的国内外相似工程中大量应用,前景可观。
《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生化池不断水改造的真空缺(厌)氧单元》项目组由公司科研院赵志勇、朱榕鑫等2人组成,平均年龄32岁。项目研究主要解决在污水厂生化池改造,需增大缺(厌)氧区容积而又缺乏用地等问题。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污水厂提标扩容时,存在需要增大生化池缺厌氧区容积情况,而现状污水厂新增用地困难,应用“真空缺(厌)氧单元”技术,可以在原生化池上方布置反应容器,而新增能耗极少且可实现不断水施工,也可避免新增池体可能面临的复杂地基处理问题。
《一种适用于地埋污水厂前端的调流控流装置》项目组由公司科研院赵晓龙、吴嘉利、何茂林3人组成,平均年龄29岁。项目装置主要针对目前地埋污水处理厂缺乏进厂污水调流控流设施,不能安全应对水量突增或设备故障造成的地下污水厂被淹泡问题。开发适用于地埋污水厂前端的调流控流装置,解决普通闸门调流效果较差、时效性较差、仅有一道防护闸门存在被淹泡风险且易出现故障等问题,通过在地埋式污水厂外采用调节堰门、普通闸门和速闭闸门的科学组合,有效实现对污水的调流控流、均匀配水,实现超越调流渠及超量污水溢流,保障调流控流井自身运行安全,从而有效防止地埋式污水厂淹泡风险,提高后续污水处理安全保障性,降低污水厂运行能耗。
据悉,2020-2021年度青年“五小”创新创效项目,中国城乡收到各单位上报的51项成果,经过专家评审已产生2020年度和2021年度各10个优秀项目,构成了本次“创新创效 青年先行”青年“五小”创新创效项目路演暨答辩大赛的20个项目,通过模拟路演、陈述商业计划书、答辩等环节,最终评选出路演暨答辩大赛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优秀奖6个、最佳创意奖1个。
青年科技创新是公司实现科技进步和实力积累的重要抓手,也是公司进行品牌塑造和价值提升的重要工程,此次获誉是对公司典型创新创效项目的肯定和鼓舞,为公司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激励青年员工立足岗位、勇于创新,积极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青春智慧起到积极作用,在青年员工中营造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