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首个国内专有技术超越并替代国际技术的典范:北京通州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

2017-12-15
4

    北京市通州区最大污水处理厂——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采用全封闭下沉式处理系统,成为首个国内专有技术超越并替代国际技术的典范。

    中国经济正在走上以创新发展驱动和创新发展为主导的创新强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北京通州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就是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碧水污水处理厂始建于2002年,距核心区2.2公里,占地323亩,采用美国深池曝气技术,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承担城市副中心新城80%以上的污水处理量。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占地大、能耗高、处理能力低、产生的臭气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缺陷日益凸显,其水质、水量、环保标准等都难以满足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和环境质量提升的要求。对原碧水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国际新城”总体目标,将原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20159月,该项目被财政部评选为第二批PPP示范项目,也是当时北京市唯一涉水的PPP示范项目。 

    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解决了基坑涌水、深基坑污泥处理、箱体抗浮等技术难题,升级改造后污水处理总量18万吨/日,其中再生水8万吨/日,出水标准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新建B标准。

    作为城市副中心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它采用全封闭下沉式处理系统,藏身湿地、花园和人工河之下。地上部分建成深林活水公园、北京首座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基地,大幅提升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价值,从而将传统的污水处理厂由“负资产”转变为“正资产”。 

    该项目是国内同等规模实施难度最大、出水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也是首个国内专有技术超越并替代国际技术的典范。自开工建设以来,受到中央、当地政府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项目特点:

     1.全封闭下沉式厂区除臭味

    通州梨园镇砖场村北,玉带河蜿蜒而过,恰好环抱着碧水污水处理厂。站在400米长的围堰上,水厂全貌尽收眼底——南侧是一片广阔的水面,在艳阳下闪烁波光;转过身去,北侧则是大片的平整土地。碧水污水处理厂原本占地340亩,这道围堰把它一分为二。北侧110亩是新厂区,采用全封闭的下沉式系统。原厂的日处理能力是10万吨,方圆4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都汇流于此,不但能满足处理需求,且尚有富余。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栋栋居民楼、一个个商圈拔地而起,通州的生活污水也打着滚儿往上翻。碧水污水处理厂近年来一直满负荷运转。梨园地区日渐繁华,最近的居民区距离污水处理厂仅百米,碧水污水处理厂不得不完成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2.节省土地资源实现臭气零排放

    从厂区北侧的通道进入地下,格栅间、沉淀池、生化池、高密度沉淀池一字排开。在地下一层的高密度沉淀池车间,水已经变得比较清澈,经过紫外线消毒,出水水质达到京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共有地下三层,除负一层外,其他空间安装设备。“打个比方,就像一台电脑,鼠标和键盘在负一层,主机在负二、负三层。”相关负责人说,正是由于不同功能层“摞在一起”,因此,下沉式污水处理厂格外节省土地资源。升级改造后,碧水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增加到18万吨,比原来增加了近一倍,却节约了六成多的土地,实现臭气零排放。

     3.厂区不设围墙打造溪流花园

    污水处理厂遁入地下后,地面将建设一座休闲公园,不设围墙,向市民开放。这座面积达百亩的公园中不但有茂盛的花木,更特意设置了塑胶跑道以及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填补了梨园地区体育运动场所的空白。新建的公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营造“雨水花园”,利用下凹式绿地,汇聚并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涵养地下水源。随着新厂区的全部完工,这片敞开式的曝气水面也将结束历史使命,在抽干污水、清除底泥、重注清水后,变为一片小小的景观湖,与北侧的公园相互呼应,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亮丽水景。 

   技术亮点:

    1.高效低耗SWIFT主体工艺,确保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为提供优质的生态补水和高品质的再生水提供了保障。

    2.该先进技术的应用,处理规模达18万吨/日,占地仅为110亩,节约土地213亩。

    3.利用先进精确曝气控制系统,节省曝气量25%、节省电耗10%以上。

    4.通过高效复合生物除臭HERO技术的使用,使处理效率较传统除臭技术提升35倍。

    5.污水能量回收系统,可实现厂内冷热自给,同时为周边20万平方米的市政建筑提供制冷与供热,实现与绿色清洁能源的有效结合。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