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蜀都迎空港新篇,智慧人文绘出行画卷。日前,由公司匠心打造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项目总图工程——T1站前广场及景观绿化改造提升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双流国际机场重回“双航站楼时代”。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启用至今已20余年,其在服务水平、旅客出行体验、智能化水平以及陆侧交通资源配置等方面难以满足新发展需求。结合上位规划,通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分析,项目确立以“四型机场”为建设理念,目标是建设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和人性化服务”特点的机场配套设施,打造全国首个将古蜀文明与现代空港功能深度融合的智慧化交通枢纽,助力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大关,开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空港门户新篇章。
改造规模:涵盖28万平方米停车场及12万平方米站前景观绿化,覆盖交通疏运、智慧管理、生态景观三大系统。
核心功能:优化“航站区-工作区-外围路网“交通衔接,实现“轨道交通+地面交通“10分钟高效换乘,构建“快进快出“立体交通网。
设计理念:以“千年蜀韵·天府新景“为脉络,将古蜀文明符号与现代公园城市美学交织,塑造“一眼望千年,一景融山水“的空港新地标。
智慧节能:停车场各分区均增设充电桩车位,实现新能源车辆日常“充电自由”。
循环利用:站前广场采用生态铺装,利用旧场地再生骨料。
生态融合:保留现状乔木,引入本土植物群落,打造12万㎡绿化景观,营造“推窗见雪山,移步入林盘“的意境。
IP赋能:原创“蜀宝“熊猫艺术雕塑,打造网红打卡点。
优化功能分区:结合机场不同接驳运具的需求,重新划分T1站前广场停车区域,优化网约车停车场及上客区,增设出租车蓄车场,总计停车位908个。
智能升级:智能化改造停车场设施,离场效率大幅提升。
高效接驳:优化旅客动线,衔接地铁10号线C、D出口与T1航站楼站前广场枢纽。
旅客友好:结合站前广场旅客动线分析,在旅客主要行进流线和重要集散点上设置钢结构雨棚,提供遮阳避雨功能。
从青铜纹样镌刻千年文明,到智慧系统领航高效出行,双流国际机场的焕新不仅是一次功能升级,更是“蜀风雅韵”与“未来空港”的共融共生。项目将助推成都建设“泛欧泛亚国际航空枢纽”,让世界透过这扇“雪山下的窗口”,看见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