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云南省企业创新研究会在昆明召开了“十二五”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的科技成果评价会。
公司课题组对“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审查了技术资料并现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随后,专家组一致认定课题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
课题成果以自主研发和技术集成创新性提出了滇池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形成了3项关键技术:环湖截污优化规划设计技术;可精确智能化控制的面源高效截污技术;入湖污染负荷最小化运行调控技术。
(一)环湖截污优化规划设计技术——创新环湖截污设计规划思路及设计方法,填补现行规范空白
针对国内《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环湖截污优化设计理论空白,通过总结、剖析、评估滇池、洱海环湖截污工程规划设计案例,应用课题研发的全体系环湖截污治污联合应用技术成果,创新截污思路,编制完成《高原湖泊环湖截污工程规划设计指南》和混合污水截污工程优化设计规划软件包。
(二)可精确智能化控制的面源高效截污技术——突破面源不可控截污难题,实现面源工程化高效截流
针对滇池初期雨水及农村面源汇流规律不明,难以高效截流问题,突破了面源不可控低效截污难点,研发了基于电导率快速响应的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截流技术、基于浓度阈值/干渠液位-污染物通量联合控制的截污干渠水质水量双错峰调蓄控制技术、基于旱雨季沟渠水质相似的序位优先与液位-时间控制耦合的农业面源电控调流阀高效截流技术,获得了可实现任意时间点位截流的工程化面源高效截污方法。
(三)入湖污染负荷最小化运行调控技术——实现高效截污技术、干渠及雨污水厂运行模式的联合应用
课题研发建成了基于内置计算模型及数据库并集成高效截污技术、截污干渠运行模式、雨污水厂交互运行模式的国内首例全流域应用的工程智能化平台,编制了滇池不同区域内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行优化调度实施方案及滇池环湖截污治污联合运行技术规程,解决了环湖截污工程化高效运行难题,实现入湖污染负荷最小化。
针对近期环湖截污干渠汇水区超设计区约一倍面积的“粗放式”截污,编制完成滇池不同区域内截污治污体系联合运行优化调度实施方案。针对“粗放式”截污导致的洛龙河污水处理厂、混合污水净化厂进水浓度低,碳源严重不足,难处理的技术难点,提出了雨污水厂多因子综合调控达标方案,研发了低浓度进水处理达标多因子综合优化调控技术——污水处理厂常规工艺雨季冲击负荷优化运行调控技术和农村低污染水MBR强化脱氮除磷精细化调控技术。
课题研发的滇池截污治污联合应用技术在滇池、洱海等湖泊截污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大理洱海环湖截污一期工程采用“软件包”和指南进行优化设计,在云南高原湖泊及国内类似工程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课题至今已取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CSCD刊源以上的论文22篇,同时为我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
公司作为国内水务行业的技术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创新者,多年来深度聚焦江河湖综合治理,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以生态治理顶层思维助力打造碧水、蓝天、净土的美好环境,我们以卓绝技术和人才优势打造经典民生项目,以优质服务、良好口碑塑造企业品牌。未来,公司将继续发力环保、水务领域,深耕国内市政市场,朝着建设国内领军的城乡建设发展集成服务商目标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