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一行调研公司承担设计的通州碧水下沉式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工程项目(下称:碧水项目)的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现场,李伟先后考察了下沉式再生水厂各工艺段,详细了解了碧水项目升级改造背景、创新技术和水生态改善成果,仔细查看了厂区进、出水情况。他高度肯定了碧水项目提升人民幸福感,对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碧水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距城市副中心核心区近2.2公里,承担着通州城市建成区84%的污水处理任务。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其处理规模与出水水质已远不能满足当地环境质量提升与城市高品质再生水利用的需求。与此同时,臭气、噪声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
按照“京标”设计,碧水项目复杂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污水厂,且很多方面并无先例,是开先河之举。同时,项目推进期内北京雾霾、雨雪天气较多,时间节点紧张,无疑给各项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公司作为项目的勘察设计方坚决扛起责任,迎难而上,积极组织国内外顶尖专家参与研究,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在经过系统实验、反复论证之后,为该项目提出了一揽子的技术解决方案。碧水项目最终决定采取全地下建设形式,在保证稳定可靠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5代下沉式再生水技术系统和多项国际领先的绿色低碳技术,确保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4类标准,为城市副中心提供优质生态补水和高品质再生水,同时突出工程的综合生态效益,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建设成为一座“生态体育休闲公园”。
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碧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基坑涌水、深基坑、污泥处理、箱体抗腐等技术难题以及气候等不利影响,仅用12个月便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比传统模式下同类型项目节省一半时间。公司新技术的应用确保了项目在改扩建期间处理池容减少一半的情况下,污水满负荷处理达标处理规模达18万吨/天,处理能力提升80%,且占地仅为110亩,节约土地66%。公司在碧水项目中通过运用全地下建设型式创新、总图布置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地下箱体设计创新、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创新等,受到了世界多国的广泛关注。其中,“污水环境双向对吹的砂袋围堰设计-施工技术研发与应用”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建成后,滨水处理厂周边将建成占地56.7公顷的碧水公园,通过优质生态水和高品质再生水的水资源补给,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森林绿肺,形成绿色海绵体细胞、城市慢行系统、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研发基地等。
公司作为水务行业的技术领导者、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引领者,六十余载技术立业,坚持聚焦改革和创新,以强大综合实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全面助力碧水项目打造成为土地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利用型的国际一流下沉式再生水厂,用西南市政智慧为当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